月台20期已經出版

22十二月09


text:恒一

(原文轉自:http://pm-ken-am.blogspot.com/2009/10/autumn-leavesbefore-autumn-leaves.html )

很喜歡《Autumn Leaves》這首歌,幾乎每年的秋意一來我就想起、哼起。

《Autumn Leaves》的原曲是法文歌《Les Feuilles Mortes》,出自匈牙利作曲家Joseph Kosma之手,翻查資料原來它來自1946年的電影《Les Portes de la Nuit(夜之門)》,此曲一出就震攝了整個法國。1950年,美國的音樂人Johnny Mercer將這首歌的歌詞改寫成英文版的《Autumn Leaves》,自此在美國亦大為流行,多年來不斷被翻唱,至今已有數不清的版本。

我不會法文,只是在一些網上的法文字典查到《Les Feuilles Mortes》大約解作「死去的葉片」;相對來說《Autumn Leaves》這兩個英文字淺白得香港小學生都會解,但其實此歌名簡單得來又很有味道。我不知法文中的「Feuilles(葉)」是否都語帶相關,但起碼我知道「Leaves」是指「葉片」,也是指「離開」,《Autumn Leaves》講落葉、講思念離開了的人、講在思念之中讓日子也一日一日離去。

還有什麼歌比這首更適合秋天去聽呢?

Autumn Leaves

The falling leaves
drift by my window,
The autumn leaves
of red and gold;
I see your lips
the summer kisses,
The sunburned hands
I used to hold;
Since you went away,
the days are long,
And soon I’ll hear
old winter’s song;
But I miss you most of all
my darling,
When autumn leaves start to fall

雖然原本的《Les Feuilles Mortes》在音樂風格上是法國的「香頌」(簡單來說即是曲詞都較有意境、較高雅的流行抒情歌),但今天說起《Autumn Leaves》則肯定只會想到JAZZ;反過來說,任何一個聽JAZZ的人也絕對絕對沒可能沒聽過《Autumn Leaves》。雖然我是一個只專於rock的人,對於jazz,我只是一個入門級中的bb班學生,但因為很喜歡《Autumn Leaves》,也慢慢地研究了一番。

此曲被翻玩的次數多得不能統計(竟然連椎名林擒都玩過一個法、英2合一版!),在千萬個版本之中,我獨愛Eva Cassidy的聲音。早前天氣一轉涼,我在FACEBOOK立即分享了Eva Cassidy的版本,崑爺(崑南)回應說還是覺得Nat King Cole最好,當然,這也是一個極佳的識貨之選。

崑爺說後生仔(指其實已開始不後生的我)是不會愛Nat King Cole的了(其實我也是喜歡Nat King Cole的,只是我將Eva排首),當然,比起Nat King Cole,Eva Cassidy固然沒法成為經典中的經典,也沒法用更深厚的人生經驗去浸淫而成為大師級,1996年當Eva Cassidy因皮膚癌而去世時,她才不過33歲。Nat King Cole自出道後便一直走在通往大師級的路上,而Eva Cassidy在離世的一刻,卻仍然只是一名JAZZ界連「半紅不黑」也稱不上的無名歌手。

Eva Cassidy如何在死後才紅起來、如何憑一首《Over the Rainbow》震撼了及感動了世人,如何羸回世人欠了她生前本應享有的評價,我也不多講,除了是因為她的傳奇在網上太易找到之外,本來我聽她唱的《Autumn Leaves》時,根本不知她的身世,甚至並未知Eva Cassidy是何許人。我是純粹因為她的聲音而心醉/碎。

縱使唱JAZZ的人大部份都會唱cover,但Eva Cassidy翻唱的功架真的自成一家,至少在我聽過所有版本的《Autumn Leaves》中,Eva Cassidy是完完全全有自己的唱法,以至即使只聽一句,都可聽出是她唱而非其他人。或許對很資深、聽歌的功力及品味已是洗盡鉛華的jazz迷來說,Eva Cassidy唱《Over the Rainbow》或《Autumn Leaves》情感強了點,但我就是愛這別樹一格—而且,這可不是刻意而來的情感和技巧。

後來得知了Eva Cassidy的身世,聽她唱《Autumn Leaves》就沒法不多了一份主觀的愁思和感動。而現在,香港的四季分別越來越不明顯,可能十多年後香港也沒有秋冬了,每每聽到《Autumn Leaves》的「leaves」,又使人多了一重感慨。

(趁秋天沒消失,請聽聽。)

Eva Cassidy版本,最愛。

Nat King Cole版本,輕描淡寫之味道

Cannonball Adderley(色士風) + Miles Davis(小號)的演奏版

Joe Pass的結他版,他是一位我也頗喜愛的JAZZ結他手。


19cover


COVER


Basic CMYK作者在城市邊緣與核心各有發現:在公共空間私我探問(呂永佳),在危險旺地歷險書寫(車正軒),遠離鬧巿自得其樂(麥樹堅)。三本青年作品同年同月生,作者同在小城小巷狹路相逢,同在文學創作這銅牆鐵壁前思前想後,終於同在巷間同做一個姿勢──「撞牆」。這文學人總逃不掉躲不過的處理,到底是表面慘情暗裡風光,還是當真頭破血流冷暖自知,姑且讓三位作者在同時同地,與大家分享不同作品、心情、「撞牆」方式,以及飲品。

日期:2009年7月4日(六)
時間:下午3:30-5:30
地點:POM II cafe (旺角彌敦道580號恆隆大廈2樓,潮流特區對面)
費用:$99,包小食和飲品,新書任擇其一(車正軒《小說旺角》、呂永佳《午後公園》或麥樹堅《目白》,三本書同場以八折發售)
報名:請致電 93392378(陳小姐);或電郵至 rrg.editor@gmail.com,註明參加「撞牆的三種方式」及留下聯絡方法。


http://blog.yam.com/user/jxjbooks.html

地址:台北市龍泉街81號1樓


cover_vol17


monthly
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、《月台》合辦的2009年度文學月會講座即將舉行,是次主題為「私言詩語」,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到場欣賞。 
題目:浮游‧詩歌:在流行歌中找到詩
日期:2009年1月17日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
講者:鄭政恆先生(詩人、影評人)、恒一先生(小說作家、雜誌記者)
題目:相信感覺,相信簡單–談情詩和情詩創作
日期:2009年2月21日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
講者:呂永佳先生(詩人 、《月台》編輯)、劉芷韻女士(詩人 )
題目:21世紀少年‧今日香港新詩
日期:2009年3月14日(星期六)
時間: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一號活動室
主持:麥樹堅先生(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導師)
講者:黃茂林先生(作家、台灣時報詩獎獲獎者)、梁偉洛先生(作家、《月台》編輯)
查詢電話:2921 2649 (星期一至五:上午9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6時)
免費入場‧名額有限‧先到先得(請於講座舉行前15分鐘入座)

月台16期已經出版

12十二月08

platform16-web